2021年職業衛生評價公示
建設單位 (用人單位) |
安徽紅星閥門有限公司 |
||
地理位置 |
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經濟開發區棲鳳路855號 |
聯系人 |
裴文佩 |
項目名稱 |
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
||
項目簡介 |
安徽紅星閥門有限公司(ANHUI REDSTAR VALVE CO.,LTD.)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5100萬人民幣,位于安徽省銅陵市獅子山經濟開發區,是一家專業從事水處理及給排水系統用設備、閥門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現形成年產水系統閥門32.3萬套規模。 用人單位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第5號《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皖安監健函【2017】60號文關于貫徹實施《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導則》的通知等相關規定,為摸底工作場所可能對工人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形成法定職業病的因素之現狀,現委托本機構對其作業場所進行綜合科學的評價,并出具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 |
||
現場調查、采樣、檢測專業人員名單 |
孫紅敏、劉根、楊卿、黃煒、馬志遠、張斯虎 |
時間 |
2021.4.29-5.20 |
企業陪同人員 |
裴文佩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噪聲、粉塵、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氮氧化物 |
||
職業病危害因素 檢測結果 |
噪聲90%、粉塵80%、苯、甲苯、二甲苯100%、正丁醇100%、氮氧化物100%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結論: 安徽紅星閥門有限公司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 建議: 1.整改性建議 1、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及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應取得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合格證書。 2、現場部分黃色警示線模糊,應重新劃線,警示線設在生產、使用有毒物品的場所周圍外緣不少于30cm處,警示線寬度不少于10cm。 3、改善焊接車間通風及提高收塵設施的風量,確保焊接作業過程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能夠得到有效稀釋。 4、木加工區域應密閉塵源或設有效收塵裝置;打磨工序應減少職工接觸時間并落實職工的職業健康監護。 5、參考前文相關建議內容繼續完善。 2.持續改進性建議 1、繼續完善職業衛生檔案內容。 2、應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的要求,于車間附近或廠區設置集中浴室。 3、用人單位部分生產車間內防護設施陳舊,通風不良,應對存有上述情況的生產車間內通風情況進行完善,增加機械通風設施數量,保證車間內通風換氣次數,避免有毒有害氣體在車間內部的積聚。 4、應按照2021年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情況及檢測結果,重新申報。 5、用人單位應加強職業衛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各種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用人單位應加強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宣傳,對每個勞動者在上崗前都要進行系統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并定期組織職工在崗期間職業衛生培訓,增強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保護勞動者健康,將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真正落實到日常工作監督管理中去;應按照預案內容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工作,并形成演練記錄,針對演練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 6、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的要求,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進行一次職業危害病因素檢測,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工作,將定期檢測、評價結果存入本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檔案中,向從業人員公布,并向所在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2024年應再次進行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7、用人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工人愛護防護設施的意識,切實落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修員工的崗位責任制,經常維護、檢修,定時檢查通風的運行狀況,定期測試其功效,有效地對生產現場實施管理工作確保能夠充分發揮通風放毒等技術措施的功能,降低有害物質對操作人員的侵害。 8、用人單位應加強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崗位人員的職業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個人防護意識,并督促其在進行操作時,能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且加強個人防護用品佩戴管理。 3.預防性告知 1、職工上崗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上崗,不得招聘職業禁忌證的人員從事其禁忌環境的作業。 2、繼續加強與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加強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宣傳,增強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保護勞動者健康,將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真正落實到日常工作監督管理中去。 3、加強作業工人的職業衛生教育,普及衛生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衛生習慣,不在工作場所吸煙、進食。 4、于以后改擴建、技術革新等情況時,應嚴格按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要求進行布置、設計。并嚴格落實好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于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項目設計階段進行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項目完工后、竣工驗收前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5、今后應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選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屬于近五年國家或省推廣的,且優先實現密閉化、機械化、自動化。 6、職業病防護設施是用來消除或降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是落實預防為主方針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根本方法。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場所,若職業病防護設施安裝落實不到位,職工長期于此環境作業,則可能會導致職業病的發生,即提高職業病的發病風險。 7、個人防護用品亦是預防從業人員免遭職業病危害因素侵害,保護職工身體健康所采取的勞動防護措施。雖然職業病防護設施能夠消除或減低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但企業作業場所情況復雜、工藝條件多樣,部分作業場所難以或采取的防護設施效果不明顯,此時則需要使用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保護勞動者健康。針對需要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而未使用的作業場所,長時間則可能會導致職業病的發生,及提高職業病的發病風險。 8、在存在職業病防護設施,且已為職工配備了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的同時,還需加強監督管理。若空有設施、個體防護用品,職工作業之前不開啟(未佩戴或未正確佩戴),則形同虛設,同時還會麻痹管理人員,長時間則可能會導致職業病的發生,增加職業病的發病風險。 |
||
技術審查專家組 評審意見 |
同意通過該《現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