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職業衛生評價公示
用人單位 |
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 |
|||||||||||||||||||
地理位置 |
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迎賓西路309號 |
聯系人 |
程洋 |
|||||||||||||||||
項目名稱 |
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 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 |
|||||||||||||||||||
項目簡介 |
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前身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安慶車橋廠隸屬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2021年6月29日獨立成立公司,專業從事叉車、工程機械、礦山起重運輸機械配件制造、銷售,主導產品: 1-45t各種噸位叉車轉向橋;1-10t叉車驅動橋等,生產方式主要是機械制造加工。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位于安慶經濟技術開發區迎賓西路309號,占地面積50249㎡。該公司成立了職業衛生領導小組,總經理胡全柱擔任組長,安環生產科作為公司的常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有1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該企業擁有設備主要是金屬切屑機床(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焊接設備(CO2焊機)和油漆線等。現有員工261人(女43人),其中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員84人(女26人),主要生產人員177人(女17人),除板材切割工和焊接工部分兩班制外,其余均為常日班,常日班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兩班制工作時間為8:00-17:00;17:00-2:00。 |
|||||||||||||||||||
現場調查、采樣、檢測專業人員名單 |
劉根、楊卿、錢立德、操京政、朱秋霞、陳樂 |
時間 |
2021年11月6日-11月9日 |
|||||||||||||||||
企業陪同人員 |
程洋 |
|||||||||||||||||||
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異丙醇、正丁醇、丙烯酸、其他粉塵,電焊煙塵、砂輪磨塵、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紫外輻射、二氧化碳、高溫、噪聲。 |
|||||||||||||||||||
職業病危害因素 檢測結果 |
對用人單位作業場所接觸總塵、電焊煙塵、砂輪磨塵崗位的粉塵濃度進行了連續三天的檢測,分別設有2、2、1個檢測點。檢測結果表明:用人單位接觸總塵,電焊煙塵,砂輪磨塵崗位的粉塵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19)的要求。 對該公司作業場所接觸有毒物質崗位的有毒物質濃度進行了連續三天的檢測,共設13個檢測點。檢測結果顯示:苯、甲苯、二甲苯、異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烯酸、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檢測點有毒物質8小時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19)的要求。 對該公司作業場所接觸噪聲職業病危害因素共設32個檢測點,其中輪轂蓋固定工、固定轉向節工、點焊工、電焊工1、打磨工崗位檢測點噪聲8小時等效聲級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余崗位檢測點噪聲8小時等效聲級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標準要求。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結論: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21年版)》,該企業屬于第三條(制造業),第二十四款(汽車制造業),第七項(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屬于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項目。 用人單位通過規范化管理,綜合得分為95分,安慶合力車橋有限公司屬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雖然評估為非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但行業屬于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建設項目,應持續提升職業病防治水平。 1)定期對防護設施進行檢維修,修復廠內已損壞的軸流風機,并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使用狀態。 2)3號油漆線應急物資存放不醒目,建議建立應急物資存放柜,用于放置空氣呼吸機等應急救援物資。 3)用人單位作業場所噪聲普遍較大,且三年體檢噪聲項目均有異常,用人單位應加強現場管理,督促員工佩戴好防噪聲耳塞、防噪聲耳罩。 4)用人單位應繼續完善職業衛生檔案。 5)用人單位近三年雖均有做崗前、在崗、離職體檢,但是普遍存在體檢項目不足、體檢人數不足的情形,應根據本評價報告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情況,參照表13-1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新員工應進行崗前檢查,在崗員工應進行在崗期間檢查,離崗員工應進行離崗檢查并留員工簽收證明存檔; 表13-1:各崗位職業健康檢查一覽表
13.2持續改進性建議 1)用人單位要進一步完善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資料,并確保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2)繼續加強與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包括: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檔案;職業健康管理檔案;職業健康宣傳培訓檔案;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檢測評價檔案;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按規定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在線監測、日常監測;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計劃、記錄、報告齊全,且管理規范。 1)定期對除塵設施維護檢修,確保其正常有效運行,并完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檔案。 加強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崗位員工的職業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個人防護意識,并督促其在進行操作時,能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且加強個人防護用品佩戴管理,保證防護用品在有效使用期限內, 使個人防護用品切實的起到降低職業危害的作用。 1)嚴格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的要求對新員工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對離崗的員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繼續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工人進行在崗職業健康檢查,動態觀察勞動者健康變化情況,早期發現職業病病人或疑似職業病人或勞動者的其它健康異常改變,及時對其進行診斷、治療和妥善處理。未進行離崗檢查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離崗員工離職時應要求職工簽收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并存檔。 2)簽訂勞動合同時在合同中載明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并載明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給予適當崗位補貼。 1)定期對員工進行應急救援物品使用培訓,將應急救援物品操作規程張貼在醒目位置; 2)定期對應急救援設施進行維護檢修,定期組織工人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并做好記錄。 1、職工上崗前,應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上崗,不得招聘有相關禁忌證的人員從事其禁忌環境作業; 2、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積極開展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委托省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進行一次職業危害病因素的檢測,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工作,將定期檢測、評價結果存入本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檔案中,向從業人員公布,并向所在地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3、加強與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加強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宣傳,增強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保護勞動者健康,將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真正落實到日常工作監督管理中去; 4、加強作業工人的職業衛生教育,普及衛生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衛生習慣,不在工作場所吸煙、進食; 5、在今后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時應進行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 6、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選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采用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屬于近五年國家或省推廣的,且實現了密閉化、機械化、自動化。購買檢測儀器,安排專人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 |
|||||||||||||||||||
技術審查專家組 評審意見 |
同意通過該評價報告 |
|||||||||||||||||||
其 他 |
無 |